“贯彻十九大 迈向新征程”辽宁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七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0日          编辑:省人社厅吴粤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秀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下面就我省人社领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 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就业、社保、收入分配等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第一,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2013年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6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一直低于年度控制目标和全国平均水平。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全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75%以上。强化就业援助,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促进了大批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每年帮助50余万失业人员再就业、100余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全省建成创业孵化基地329个,2013以来累计扶持创业带头人8万人,带动就业50.3万人。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累计对不裁员少裁员的2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5.9亿元。第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了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异地就医实现省内和跨省直接结算。五项社会保险参保比五年前增加380万人次,确保了各项社保待遇及时足额支付。稳步提高社保待遇,与2012年比,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提高697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30元,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210元,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10和5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待遇提高298元,一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最低标准分别提高530元、420元、280元。  

  辽宁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秀坤:第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调控,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等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2012-2016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4645元,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8246元,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增长430元。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 按照十九大报告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总体部署,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推动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每年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扩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以市场为导向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育以辽宁工匠群体为代表的劳动者队伍,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针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分类精准帮扶,确保毕业生就业率不降低、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去产能职工离岗不失业。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岗供需匹配效率,畅通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  

  辽宁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秀坤:(二)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按照国家部署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推进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稳步提高各项社保待遇水平,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和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失业金和工伤待遇调整机制。(三)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强工资收入分配调控。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人社厅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三年行动计划,主要思路是,以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居民增收的内生动力,以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居民增收,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政策激励导向,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健全工资和民生保障机制,实现全省居民收入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让人民群众充分分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  

  辽宁日报记者提问:请问省人社厅新闻发言人,十九大报告对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请问在城乡贫困群体社会保障方面,人社部门在政策措施上有哪些安排?  

  辽宁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秀坤:做好城乡贫困群体社会保障工作,是落实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标的必然要求。今年10月,省人社厅会同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和省扶贫办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方面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帮助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以下简称贫困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助力参保贫困人员精准脱贫,同时避免其他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原因陷入贫困。一是减轻贫困人员参保缴费负担。对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地方政府为其代缴不低于最低缴费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将年满60周岁以上未参保的贫困人员按规定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范围。对贫困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并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大病保险。二是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夯实大病保险托底保障和精准扶贫功能,降低贫困人员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至一般居民的50%,提高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的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20个百分点至70%报销,且不设封顶线。三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项政策统一,逐步缩小城乡待遇差距;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有效衔接和“一站式”结算,实施综合保障,发挥政策整体协同功能,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受益水平。  

  新华网记者提问:请问省人社厅新闻发言人,据了解,我省就业困难群体比较多,这些人靠自身能力就业难度大,请问下一步我省在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辽宁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秀坤:正如你所说,我省就业困难群体多,而且这些人年龄大、技能低,单靠市场渠道就业难度大,必须依靠政府部门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一是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政策,根据不同群体特点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更加务实管用的就业援助政策,及时将新产生的就业困难群体纳入就业援助范围,为符合条件的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促进其稳定就业。二是建立重点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常态化机制,针对复转军人、下岗分流职工、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开展分类帮扶,帮助有就业愿望的各类劳动者尽快实现就业,支持有创业愿望的成功创业。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产生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三是稳妥安置转岗分流职工,引导钢铁、煤炭等行业困难企业多渠道挖掘内部安置潜力,以协商薪酬、灵活工时、培训转岗等方式稳定现有工作岗位,落实创业扶持和就业安置政策,积极稳妥、依法依规处理劳动关系,确保每年产生的转岗分流人员全部安置到位。四是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对标15个重点贫困县按期全部摘帽要求,采取开发岗位、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措施,开展“一站式推荐岗位”“送岗位下乡”“家政服务劳务对接行动”等系列活动,每年为每个重点贫困县至少举办1场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每场提供岗位不少于8000个,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大辽网记者提问:请问省人社厅新闻发言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据了解,我省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求职难与招人难并存的问题比较普遍,请问人社部门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化解结构性矛盾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辽宁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秀坤:我省就业结构性矛盾确实比较突出,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明显扩张,劳动力素质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对此,我省将坚持市场导向,大规模开展针对性、特色化、求实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育以辽宁工匠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一是健全辽宁特色劳动者终身培训体系,围绕企业职工、毕业生、农民工等城乡劳动力、创业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五大重点群体求职需求、从业特点和创业阶段,有针对性精准量身提供职业培训服务,每年培训劳动者19.1万人,新增15万名技能劳动者、4万名高技能人才、9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加强企业在岗职工培训,为新录用人员和新转岗职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1—2年的新型学徒制培训,为有技能提升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开展3—6个月的技师培训,每年培训一线职工6万人。三是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计划,重点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3—6个月的专业转换和技能提升培训,每年培训3000人;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为未继续升学且有就业愿望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每年培训1000人。四是开展城乡劳动者远程就业技能培训,面向农民工、复转军人、企业分流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等城乡劳动者,依托普惠制远程培训信息化平台开展快速提升就业技能的中短期就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6万人。五是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根据创业者在不同阶段的能力提升需要,分别提供创业指导培训和创业引导培训服务,每年培训8000人。六是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针对重点领域举办高级研修项目,每年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600人。七是落实政府补贴培训政策,定期发布100个年度政府补贴专业指导目录,及时调整发布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正面清单,按照目录和相关标准在就业补助资金列支各项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去产能企业失业人员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培训,对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职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技能提升补贴。八是夯实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在省内核心产业、骨干企业、重点技工院校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站),每年培训6万名技术工人,年培养2000名以上急需紧缺拔尖技师、高级技师、工匠技师。